收起左侧
发新帖

优势互补,香港与内地企业携手“拼船出海”

时间:2025-5-22 14:37 0 38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达成共59项合作备忘录和协议;发挥香港在“一国两制”下内联外通优势;进一步建立与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海合会)国家的合作关系……近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率领代表团在中东地区的卡塔尔、科威特访问,成果丰硕。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访问团里除了香港特区政府官员和香港企业家外,首次有内地企业家参与。李家超表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也是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香港与内地企业优势互补,香港会担当好“超级联系人”和“超级增值人”角色。

成果显著

李家超指出,此次中东之行成功达成六方面成果,包括深化香港特区政府与卡塔尔政府、科威特政府间关系,建立合作共识;达成共59项合作备忘录和协议;发挥香港在“一国两制”下内联外通优势,深化国际交往合作,展现香港和内地优势互补的协同效应力量;进一步建立与海合会国家的合作关系,开拓更大商机;加深相互了解,强化商贸网络;进一步推进与海合会国家人文交流。

在访问卡塔尔期间,香港、内地和卡塔尔的政府部门、企业和机构签署了35项合作备忘录和合作协议,涵盖经济合作、投资、科技、法律合作,以及金融、银行和资本市场发展等范畴。其中两份协议由内地与卡塔尔企业直接达成,双方将就金融服务和高端制造业展开合作。

在访问科威特期间,香港投资推广署与科威特政府签署了关于促进投资合作的谅解备忘录,香港贸发局与科威特直接投资促进局签订合作备忘录,以促进两地经贸投资交流,创造更多商机。

本次出访是李家超2022年担任香港特区行政长官以来的第二次访问中东。2023年李家超首次率团访问中东期间,香港与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的企业、机构之间交换十余份合作备忘录和意向书,政府及民间交往频密,不少香港企业都在中东落地并接单。

深化合作

访问期间,代表团与卡塔尔、科威特方面就进一步加强经济、投资、文化及科技等领域的合作交换了意见,建立了联系渠道,为持续深化各领域合作打下基础。

卡塔尔财政大臣阿里·本·艾哈迈德·库瓦里近日在出席香港代表团来访的活动时致辞说,香港是通往亚洲的门户,多哈是通往中东的门户,两地均在全球扮演重要角色,为商业和金融业提供友好环境。在当今许多传统关系和国际规范处于变化之际,两地经济体必须继续保持彼此开放,进一步促进相互间的贸易和投资。

科威特商工大臣哈利法·阿卜杜拉·达希·阿吉勒·阿斯卡尔在与代表团的交流中表示,李家超此次访问是科威特与中国香港关系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为双方进一步开展合作打开了大门。“我们赞赏香港作为全球金融和商业中心的地位,并赞赏其独特的优势。科威特期待与香港在经贸、工业技术和数字经济领域深化合作,这体现了双方拓展合作领域的决心。”

“目前中东地区国家与中国交往越来越密切,为香港持续加强与中东经贸往来提供了良好环境。”谈及此次李家超的中东行,全国港澳研究会顾问刘兆佳认为,在新的地缘政治形势下,香港需要与中东地区进一步强化经济合作。

内联外通

佳都科技集团总部位于广东广州,聚焦人工智能技术产品与服务。作为随团的内地企业代表,佳都科技执行总裁陈娇说,从“经香港出海”到“与香港拼船出海”的转变,标志着内地企业与香港的合作从“单向借道”升级为“深度协同”,不仅提升出海效率,更重塑国际竞争格局。

随团的内地企业家来自多个省市,涉及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互联网金融等领域。舆论分析认为,香港具有“内联外通”的特点,与内地省市“拼船出海”优势明显。香港和内地企业合作“出海”中东,可发挥互补性,实现强强联合。

根据香港贸易发展局的调查,约77%有意“走出去”的中国内地企业希望在香港获得金融和专业服务支援。香港可加强这些服务,协助内地企业走进海湾地区。与此同时,中东国家也有意愿通过投资中国科技企业,推动产业多元化,同时提升世界投资影响力。香港作为“超级联系人”,可推动内地科技企业与中东科技投资基金等对接,实现互利共赢。

“无论是中东企业进入内地,还是内地企业进入中东,用好香港这个‘跳板’,不仅可以联通顺畅,也能降低风险和成本,实现利益最大化。”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香港新时代发展智库主席屠海鸣表示。(记者 柴逸扉)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05月22日 第 03 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