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首页
Portal
论坛
同城
人才网
工具
菲龙网工具
个人中心
关于我们
每日签到
本地新闻
时事评论
华人世界
中国新闻
新闻视频
国际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菲龙广场
房产网
菲龙速聘
二手交易
便民电话
美食餐厅
旅游签证
物流速运
商品买卖
二手车市场
严选
话费充值
便民电话
贺词页面
瀑布流页
汇率查询
APP下载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更改用户名
关于菲龙网
About US
联系菲龙网
活动回顾
加入我们
本版
用户
菲龙网
»
论坛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进村入棚,种瓜专家的一天(守望)
菲龙网管理员8
有 237 人收听 TA
66715
主题
67167
回复
86879
积分
收听TA
发消息
加好友
本文来自
中国新闻
订阅
|
收藏
(
2955
)
菲龙网管理员8发布过的帖子
0/105
菲国警正式换帅!新任总长和老杜关系“不一般”
0/91
菲知名华商因虚开发票被提起刑事诉讼!恐面临10年监禁
0/83
菲副总统萨拉母女抵达荷兰!
0/54
菲律宾两大部门重拳出击!
0/29
世界足球传奇人物齐聚华彬东盟健康产业园 跨界文体盛事吸引全球目光
0/64
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增加技能人才供给(议政)
0/62
AI赋能让香港养老生活充满“智慧”
0/48
我国入境游、出境游持续升温
0/44
“缺水”的新疆何以“粮满仓”
查看TA的全部帖子>>
进村入棚,种瓜专家的一天(守望)
时间:2025-5-28 08:11
0
103
|
复制链接
|
互动交流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直达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丁伟红(左三)在大棚内为农户答疑。
人民日报记者 蒋云龙摄
前不久,记者在新疆库车采访,当地干部和从浙江宁波来的援疆干部不约而同地向记者推荐:“记者同志,写写我们的丁老师吧。他连续10多年来新疆教种瓜,不求名利,是我们这儿一个有名的种瓜专家。”
丁老师是谁?他叫丁伟红,是浙江省宁波市农科院蔬菜研究所高级农艺师。眼下正是甜瓜生长的季节,他又一次来到库车市。记者跟随并记录下丁伟红的一天,也从大家的讲述中,了解10多年里丁伟红为库车、为新疆所做的点点滴滴。
上午10点半,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授 课
上午10点,前一天下午搭乘航班抵达库车的丁伟红准时从宾馆出发,前往乌恰镇吐孜鲁克墩村开展甜瓜种植技术培训。
半小时后,车辆抵达吐孜鲁克墩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屋里已经坐了60多名村民。听说丁老师来上课,不少人是直接从地里赶过来的,衣服上还沾着土,手上的泥也来不及洗干净,生怕迟到一会儿,就少学了什么种瓜的诀窍。
课件还没打开,有村民就举手提问:“丁老师,去年我和亲戚都种了瓜,为啥我种的没他种的甜?瓜皮上也没有好看的花纹?”
仔细询问对方的种植情况后,丁伟红“诊断”:“这是因为肥水管理不到位,建议后期追加两次肥料。”用什么肥料、用多少、什么时候施……他把注意事项一条条列出来。
“丁老师,我就是按照这些要求施肥的,但是为啥果子长得不大?”丁伟红提示:“是不是结果之前没有打掉侧枝?”
提问的村民恍然大悟。
立架种的瓜该怎么修枝?趴地种的瓜该怎么修枝?丁伟红顺势把相关技术要点讲了讲。为了让村民们更直观地接受信息,丁伟红授课的课件里很少有文字,每一项都通过实景图片的形式直接展示。
原定1个小时的授课,一直持续到下午1点多。“我刚来那会儿,可没这么受欢迎。”丁伟红回忆,2013年,宁波有一个产业援疆项目,他被邀请到库车来推广“甬甜5号”等甜瓜品种种植。“很多村民觉得,自己种了一辈子瓜,一个外地人能教大家把瓜种得更好?大家都不愿意来参加技术培训。”
“种出好瓜比什么都有说服力。”2014年,宁波市援疆指挥部在库车乌恰镇找了200亩农田,丁伟红在此开展试验。到了7月,甜瓜收获的季节,他满怀信心赶到库车,到地头上却傻眼了。“满地是杂草,根本见不着瓜。临行前千叮咛万嘱咐的技术要诀,农户可能没有当回事。”丁伟红说。
丁伟红抱着一丝希望拨开杂草,发现了一些成熟的甜瓜。“虽然养护不到位,但瓜比在山东和浙江种的同品种更脆更甜。”丁伟红说,那时,当地农户才开始接受自己带来的技术和品种。
下午1点半,农户大棚
答 疑
上完课,正好是饭点,但丁伟红来不及吃午饭。他要赶紧去村民海力力·买买提家,之前约好了课后就去田间答疑。
海力力·买买提家后院菜地的田埂上已站了不少人,菜地里有海力力·买买提自己搭建的大棚。走进大棚,潮湿的热气扑面而来。丁伟红立刻发现了问题:“温度、湿度都太高了。甜瓜种植要记住两个温度节点——不要超过30摄氏度,不要低于15摄氏度。”
“你去网上买个温湿度计,挂在大棚里。以后温度、湿度高了,就打开大棚的前后门通风。”丁伟红边往里走边叮嘱。10多名村民也跟着进了大棚,听丁伟红的指导。
有村民提出:“课堂上讲了修枝技巧,但不太会操作。”丁伟红拿起瓜苗,现场演示起来。“到瓜田里做示范,大家能看得更明白。”丁伟红说。
这样的场景,已经许多次出现在库车的田埂上、大棚里、瓜苗旁。
“照理说,当地农户接受了我的品种,我也教了技术、提供了种子,可以离开了,但我放心不下。”丁伟红说。
如今,丁伟红每年还是会来库车。“多的时候一年六七次,每次待上一周左右。播种的时候来,修枝的时候来,结果的时候也来。”丁伟红说,早些时候,宁波没有直飞库车的飞机,他要先坐火车到上海,从上海搭飞机到乌鲁木齐,再从乌鲁木齐飞到库车,单程20多个小时。但他并不觉得辛苦,“因为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目前,“甬甜5号”甜瓜在库车的种植面积已经达到5000亩,当地老百姓增收超过1500万元。
下午4点,育苗中心
查看瓜苗
田间指导结束,已近下午3点,丁伟红在路边餐馆匆匆吃了盘拌面,又赶着去位于乌恰镇三乌恰村的育苗中心。
育苗中心玻璃温室内,一排排育苗床上,嫩绿的瓜苗铺展开来,如同一片片绿色画布。丁伟红边走边翻动手边的瓜苗,查看嫩枝长势。
“库车‘甬甜5号’甜瓜的瓜苗都是这里培育出来的。”丁伟红说,“我不仅要看瓜苗的质量,也要看瓜苗的数量,目前供需还是比较平衡的。可不敢一下推广太多出去,否则价格下跌,瓜农的种植积极性受挫,得不偿失。”
“推广良种,传授技术,扩大规模,这三步基本完成了。下一步是要推进甜瓜的标准化种植。”丁伟红说,在整个库车,只有20%左右的“甬甜5号”甜瓜在甜脆度和大小方面能达到标准,这样的好瓜不愁卖,一公斤的价格能超过10元。但是还有超过70%的瓜不达标,好多在路边两三块钱就卖掉了。“太可惜了!”
“在知道丁老师的故事以后,浙江省援疆指挥部特别设立了援疆科技特派员制度,为像丁老师这样的农技员开展工作提供更多便利。”宁波市援疆指挥部党委书记、指挥长,库车市委副书记杨勇说,“这项制度也能激励和支持更多农业专家将良种良技送到新疆来,目前宁波的南瓜、草莓都在新疆得到大面积推广。”
“为了配合好丁老师的甜瓜标准化种植推广,我们还给库车甜瓜申请了专门的品牌,提前联络好销路。”宁波援疆指挥部产业组副组长童明彪说。
去年,丁伟红被授予“2024年开发建设新疆奖章”。“荣誉代表了组织对我的肯定,我很荣幸。”丁伟红笑着说,“此外,我还得到了另外两项肯定。一项是,村民们爱跟我学种瓜、种出好瓜,这是他们对我人品和技术的肯定。”
还有一项是,每次到库车机场,许多旅客拎着大大小小的库车特产箱子。“说不定那里边就有我的甜瓜呢。”丁伟红说着笑起来,满脸的自豪。(记者 蒋云龙)
《人民日报》(2025年05月28日06版)
回复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点我进行验证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关闭
站长推荐
/1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新闻/娱乐/生活资讯生活通,带你了解菲律宾多一点!
查看 »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