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含智量”跃升,彰显出口“含金量”(国际论道)

时间:2025-8-11 08:52 0 50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安徽港口集团芜湖港朱家桥港区码头货场上,奇瑞集团各品牌汽车整齐排列,等待装船运往海外市场。王玉实摄(人民视觉)


新疆昌吉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家公司的生产车间内,员工在生产线上加工出口哈萨克斯坦的铝型材。何龙摄(人民图片)

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货物贸易中高技术产品出口占比达到18.2%;今年上半年,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同比增长9.2%,连续9个月保持增长,其中自主品牌在高技术产品出口中的占比提升至32.4%。
“高科技产品正在引领中国出口增长。”美国《商业内幕》网站近日刊文称,在经济转型背景下,中国本土领军企业通过提升价值链地位,培育出极具国际竞争力的产品。
新兴产品领跑出口增长
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机电产品出口7.8万亿元,增长9.5%,占出口总值的60%,较去年同期提升1.2个百分点。其中,与新质生产力密切相关的高端装备增长超两成,代表绿色低碳的“新三样”产品增长12.7%。工业机器人、电动汽车、船舶、工程机械等高技术、高附加值、引领绿色转型的新兴产品领跑出口增长。
英国《经济学人》网站的报道称,中国工业机器人上半年出口激增61.5%,表明中国先进制造业产业政策成效显著、国际市场多元化战略稳步推进,同时印证了全球技术发展趋势。该报道认为,中国强劲贸易数据为市场注入积极信号。同时,中国品牌的崛起对全球买家都有好处,“他们能选择的创新产品种类更丰富了”。
“上半年,中国半导体、锂电池、电动汽车及机械零部件等产品出口均实现两位数增长,且非美国买家占比持续提升。”美国《商业内幕》网站的报道认为,只要全球经济增长保持稳定、终端需求健康,考虑到中国出口产品极强的竞争力及关税难以根本扭转贸易流向,中国出口很可能持续保持增长。
美国MSN新闻网近日刊文称,中国的出口表现韧性十足,部分原因在于“货物贸易的灵活性以及中国出口商改变贸易路线的能力”,且“这一转变在高科技和资本密集型领域尤为明显”。该报道以中国汽车出口量持续攀升为例分析,即便面临美国关税或限制措施,中国高科技产品对其他经济体仍保持强劲出口。这种多元化有助于抵消玩具、家具和鞋类等传统低端类别出口的下滑——这些类别受关税影响严重,且更容易被替代供应商取代。
“中国品牌正在重塑全球市场,扩大其在国际消费者中的影响力。”英国《金融时报》近日的报道提到,在欧洲,比亚迪电动汽车的销量已超过特斯拉;在巴西,每10辆纯电动汽车中就有7辆是比亚迪生产的。全球第三大手机制造商小米也将电动汽车列入其计划出口的产品清单。
从“世界工厂”迈向技术强国
中国出口产品从拼“量”拼“价”,到竞“智”逐“新”,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梳理外媒观点,不难总结答案:完备的产业体系、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以高质量供给适配国际市场需求。
泰国《曼谷邮报》近日刊文,将“智能化”称为中国“无可匹敌的新出口”。文章称,中国不仅在输出更多货物,还在输出一种新型生产模式,其推动力来自自动化、人工智能和国家引导的产业升级行动。中国曾凭借劳动力和规模优势成为“世界工厂”。今天,随着智能基础设施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全面嵌入中国实体经济,引导从机械臂、仓储车队到全自动生产线在内的所有设施高效运行。这种技术驱动型生态系统并不局限于一家中国企业。比如,深度求索的开源语言模型被应用于优化物流和制造流程,京东通过自动化升级供应网络,宇树科技推出双足仓储机器人等。
“中国品牌越来越受到东南亚消费者的欢迎,一些中国品牌已成为当地家喻户晓的名字。”新加坡亚洲新闻台网站援引专家观点称,这是因为人们对中国的看法发生了变化。“现在人们不再将中国视为‘世界工厂’,而是技术强国。因此,消费者对中国品牌更有信心”。该报道还分析,中国品牌的竞争力源于多方面。比如:中国提升制造业产能,企业重视开展研发活动,产品创新速度更快、质量更高;中国政府为中国企业提供激励措施,鼓励其产品“出海”;在广泛的促销活动支持下,中国品牌往往在价格上也更具吸引力。
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指出,中国正加大投资,打造不依赖美国的人工智能产业供应链。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更注重实用性,这种务实导向帮助中国公司迅速吸引了大量用户。
“中国企业的数字化以及对人工智能的应用,为其扩展海外业务提供了极大便利,海外社交媒体平台也是中国品牌拓展海外市场的关键。”英国《金融时报》指出,凯度咨询公司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在2025年最具价值全球百强品牌榜中,中国上榜品牌总价值增幅达26%,增速位居世界第二,展示了中国企业在全球舞台上的市场活力和品牌力量。
助力全球产供链合作共赢
华为自研的盘古大模型与昇腾系列人工智能芯片及相关产品的协同性,使华为在优化人工智能解决方案与应用方面具备独特优势;影石全景相机拍摄巴黎奥运会开幕式,相关影像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受到热捧;华大集团推出的家用基因测序仪、用于农作物生长的微生物菌剂、面向大众的互联网基因检测产品等,在第三届链博会上受到中外企业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与会者的广泛关注……今天,越来越多中国企业“走出去”进行全球产业布局,将含金量更高的产品、服务、商业模式和创新成果带到世界各地,助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共赢。
“世界始终需要中国商品。”巴基斯坦联合通讯社报道称,尽管面临重重挑战,中国企业和商家没有浪费时间沉溺于过去,“在深圳的仓库和青岛的港口,他们关注的只有下一个订单、下一条路线、下一个变通方案”。今天,从欧洲的电子产品到新一代电池所需的稀有矿物,连接全球供应链的原点仍在中国工厂。
英国《经济学人》的报道引述腾讯公共事务及全球政策负责人丹尼·马蒂的观点,对中国品牌在海外市场上的前景表示乐观。他表示,“世界各地的人们都需要高质量的内容、优秀的产品和良好的用户体验。中国品牌能够通过创新来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那么这些品牌有什么理由不在全球市场上大放异彩呢?”
美国商业新闻网站Quartz刊文称,在美国关税政策严重扰乱全球贸易流动之时,中国出口依旧蓬勃发展,这表明各国正在深化与中国的贸易关系,而非削减对中国商品的需求。文章称,一项最新调查显示,近60%的全球主权财富基金计划未来五年增持中国资产,理由是中国在先进科技与清洁能源领域实力雄厚且全面领先,这表明资本正涌向而非撤离中国。
“尽管全球经济依然低迷,但中国出口引擎正展现出新的增长动力。”尼日利亚科技商业网站Tekedia刊文指出,目前,中国发出的信号很明确:国际环境或许动荡不安,但中国正在适应并决心开辟一条更具韧性的前进道路。(本报记者 李嘉宝)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08月11日 第 10 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