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首页
Portal
论坛
同城
人才网
工具
菲龙网工具
个人中心
关于我们
每日签到
本地新闻
时事评论
华人世界
斯里兰卡频道
中国新闻
新闻视频
国际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菲龙广场
房产网
菲龙速聘
二手交易
便民电话
美食餐厅
旅游签证
物流速运
商品买卖
二手车市场
严选
话费充值
便民电话
贺词页面
瀑布流页
汇率查询
APP下载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更改用户名
关于菲龙网
About US
联系菲龙网
活动回顾
加入我们
本版
用户
菲龙网
»
论坛
›
新闻频道
›
时事评论
›
罚款不如罚站
菲龙网管理员8
有 237 人收听 TA
72423
主题
72875
回复
92951
积分
收听TA
发消息
加好友
本文来自
时事评论
订阅
|
收藏
(
2958
)
菲龙网管理员8发布过的帖子
0/34
携手开创东北亚新的美好未来——写在第十五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举办之际
0/36
加强减贫合作 共促繁荣发展(弘扬“上海精神”:上合组织在行动)
0/18
供应更足 韧性更强(锐财经)
0/20
一座国家级新区的引才实践
0/23
雪域高原用上稳定绿电
0/24
国家队,也能“省里办”
0/119
今日(8月27日)汇率
0/75
第二十六届宗联杯乒赛女团竞技圆满结束
0/70
中正学院85届级友盛大举办毕业40周年庆典
查看TA的全部帖子>>
[时事点评]
罚款不如罚站
时间:2025-8-27 10:44
0
60
|
复制链接
|
互动交流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直达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原载于《世界日报》)
大马尼拉市长议会(MMC)拟对在国家首都区河流倾倒垃圾的民众施以重罚,首次违规者面临至少5000比索的罚款。在笔者看来,这一举措看似严厉,实则可能沦为一纸空谈。对于习惯乱扔垃圾的人而言,罚款制度往往形同虚设,既难以执行,也难以真正改变行为。与其依赖惩罚,不如采取另一种方式——罚站示众。
所谓罚款,其有效性取决于两个关键因素:一是罚款金额是否足以震慑违规者;二是执法能否落实到位。从过去在治理乱扔垃圾的问题上看,这两点都难以保证。首先,5000比索对于低收入群体而言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许多人根本无力支付,最终可能导致罚款不了了之。其次,执法成本高昂,不管是警察还是描笼涯人员,都难以全天候监控每一条街道或河道。更关键的是,罚款制度缺乏教育意义。违规者缴纳罚款后,往往只是将之视为“花钱消灾”,而非真正意识到自身行为给城市带来的危害性。如此一来,乱扔垃圾的现象依然无法根治,垃圾堵塞下水道、雨季内涝的问题仍会反复上演。所以笔者认为罚站示众或许是一种更有效的手段。让违规者在公共场所站立,接受路人的注视甚至拍照,当违规者的行为被拍摄并上传至社交媒体后,不仅当事人会受到舆论谴责,其他潜在违规者也会因此产生畏惧心理,从而减少乱扔垃圾的冲动。利用社会舆论的压力迫使其反思,这种方式是在于激发羞耻感——人类天生在意他人评价,当自己的不文明行为被公开曝光时,内心的羞愧感会促使其行为改变。适度利用社会监督的力量,是一种可行的治理策略。例如,新加坡对乱扔垃圾者采取严厉的社区服务惩罚,违规者需穿着醒目背心在公共场所清理垃圾,既起到了惩戒作用,也教育了公众。
与其让5000比索的罚款沦为纸上空文,不如让违规者站在路边,接受公众目光的洗礼。毕竟,对于许多人来说,金钱的损失可以忍受,但面子的丢失,才是真正的切肤之痛。
回复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点我进行验证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关闭
站长推荐
/1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新闻/娱乐/生活资讯生活通,带你了解菲律宾多一点!
查看 »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