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首页
Portal
论坛
同城
人才网
工具
菲龙网工具
个人中心
关于我们
每日签到
本地新闻
时事评论
华人世界
斯里兰卡资讯
中国新闻
新闻视频
国际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菲龙广场
房产网
菲龙速聘
二手交易
便民电话
美食餐厅
旅游签证
物流速运
商品买卖
二手车市场
严选
话费充值
便民电话
贺词页面
瀑布流页
汇率查询
APP下载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更改用户名
关于菲龙网
About US
联系菲龙网
活动回顾
加入我们
本版
用户
菲龙网
»
论坛
›
新闻频道
›
娱乐新闻
›
印媒:“史上最佳”噱头反而让观众“弃剧”? ...
菲龙网编辑部7
有 744 人收听 TA
156482
主题
156499
回复
182997
积分
收听TA
发消息
加好友
本文来自
娱乐新闻
订阅
|
收藏
(
2957
)
菲龙网编辑部7发布过的帖子
0/108
才播8集,热度破8000,终于有让我熬夜狂追的古装武侠剧了
0/116
《水龙吟》定档,罗云熙领衔踏入恩怨江湖
0/107
咪咕《枕红妆》入选“跟着微短剧游浙江”精品战略赋能短剧+文旅
0/98
关注丨《托孤》长春开机 打造贴近现实的精品短剧
0/110
当49岁曾黎遇上54岁于和伟,我才终于明白,为何说CP感是门玄学
0/124
边看边买?红果内测“搜同款”,加速短剧电商变现
0/101
凭什么她的直播美出圈?《许我耀眼》许妍同款直播间来了
0/123
《暗河传》为何质量差?《赴山海》又高级在何处?打的内核很重要
0/152
《余生有涯》直到叶思北被下药玷污的真相曝光,才懂秦南离婚原因
查看TA的全部帖子>>
印媒:“史上最佳”噱头反而让观众“弃剧”?
时间:2025-10-22 17:26
0
66
|
复制链接
|
互动交流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直达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来源:环球时报
《印度快报》10月18日文章,原题:“最后一集没看完”,为何有些人会对大热剧失去兴趣
你是否曾因一部剧变得异常火爆而感到沮丧?即便你起初打算观看,但最终还是放弃了。那么你的心态可能跟印度女演员康柯纳·森·沙尔玛一样,这位荣获印度国家电影奖的演员最近在播客中坦诚分享她对大热剧和炒作文化的看法:“如果某部电视剧被过度炒作,那我就不想看了。”
她透露,自己一直在追美剧《绝命毒师》,“我每一集都看了,除了最后一集。”围绕大结局铺天盖地的炒作渲染让她感到不适,这也是她最终“弃剧”的原因,她至今为止都没有看该剧的大结局。康柯纳说:“该剧所有的伏笔都是为了最后一集的反转做铺垫,剧方想让我们像上瘾一样持续追剧,这一点让我感到厌烦。于是我想,那干脆就别看了。”
康柯纳还表示,很多剧集非常依赖炒作周期,他们把过多的精力花在宣传上,可能会影响作品本身的质量。“他们只想在最后5—10分钟展示剧情最精彩的部分,这就是他们吊着观众胃口、让我们持续追剧的原因。因此对于结局之前的剧集,质量的稳定性可能难以得到保证。”
许多观众对此深有同感,并表示,一旦某部作品被过度炒作,他们就会失去兴趣。对于这些追剧者的心态,心理学家阿尔皮塔·科利分析认为,过度炒作实际上会破坏观众观看节目的体验或情感回报。为何有人会在电视剧“大火”之后弃剧?科利说,当一个节目或电影广受欢迎时,有些人会有些“逆反心理”,这是一种对社会主流压力的微妙抗拒。“围绕热门节目或剧集的过度曝光和持续讨论,甚至会让人们在看剧之前就产生心理上的‘过度饱和感’。他们也会对剧集的内容产生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但实际内容往往难以符合期待,就会导致观众产生心理落差,对剧情失望甚至弃剧。”
过度炒作扭曲了观众预期,拉高阈值,从而导致观众在实际观影体验中的情感满足感降低。当一部剧被冠以“改变人生”或“史上最佳”的噱头时,观众会满怀期待去看剧。如果观看体验没有达到其炒作的标准,即使平心而论剧情内容尚可,观众也会感到食之无味。“情感回报减少,因为惊喜和发现的部分消失了。”科利补充说,如果在没有提前炒作的情况下,让人们看剧,可以让观众与剧中人物、故事产生更真实的连接,“本质上,炒作会将观众的焦点从个人体验转移到社会比较上,这往往会让人‘下头’。”
对于一些观众而言,与其说是对剧集本身不满,不如说他们更愿意在娱乐选择上保持自我,而不是盲目跟风。科利称,这种反应与个体对个性和自我认同的需求密切相关。“对于重视独立思考的人来说,当他们的偏好被社会潮流或群体行为所左右时,往往会感到不适。”这些人潜意识里会抗拒随波逐流,因为这会威胁到他们的独特性。科利补充道,“这是一种维护个人独立性的方式,他们希望自己的兴趣能够反映出‘他们是谁’、感受到真实自我的存在,而不是被当下流行的趋势所裹挟、泯然众人。在社交媒体时代尤其如此,潮流传播迅速,人们更渴望脱颖而出、凸显个性,而不是融入其中、放任自流。”
哪些性格类型的人更容易出现这种“反炒作”反应?科利表示,内省能力强、分析性思维缜密或具备一流创造力的人更容易出现这种反应。“他们倾向于在娱乐选择中寻求深度、原创性和人生意义。”此外,自我意识强的人、对大众舆论持怀疑态度的人也可能会拒绝过度炒作的剧集。
从情感上来说,这可能源于讨厌来自他人的控制欲、厌恶循规蹈矩,或者之前有过对过度炒作节目感到失望的经历,科利说道,“尤其是内向的人,他们可能更喜欢自己静静地探索事物,而不是通过随大流来获得社会认可。”(李林森译)
回复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点我进行验证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关闭
站长推荐
/1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新闻/娱乐/生活资讯生活通,带你了解菲律宾多一点!
查看 »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