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中国的五年规划展现出战略远见和强大稳定性”

时间:2025-10-24 15:37 0 60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未来5年中国发展擘画蓝图。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一条重要经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重要政治优势。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国际人士认为,中国五年规划兼具延续性与调适性,将顶层设计和问计于民相统一,为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其他国家探索发展道路提供了有益借鉴,期待“十五五”规划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提供新的战略引领,为全球发展提供更多确定性和稳定性。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
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以来,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3万美元、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近30%、综合国力居世界前列的国家,这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发展奇迹。中国能够创造这样的发展奇迹,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形成了五年规划的显著制度优势,确保了规划在编制中充分体现党的战略意图,也确保规划实施中能够有效调动和汇聚各方力量。
“自首次实施以来,中国的五年规划一直是引领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度安排。”印尼—中国伙伴关系研究中心主任维罗妮卡·萨拉斯瓦蒂表示,五年规划的独特价值在于其前瞻性与统筹性。同时,五年规划注重区域协调与公平发展,例如,通过西部大开发等战略缩小地区差距、增强社会韧性,并以规划的连续性和政策落地保障社会稳定与民众福祉。中国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问题便是这一制度优势的充分体现。
古巴哈瓦那大学国际经济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路易斯·费尔南德斯认为,中国的五年规划是一种确保国家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治理模式。这种模式以对中国经济的深入研究为基础,对国内外发展环境和风险挑战进行评估与分析,综合来自社会各界的意见,制定符合具体发展阶段的政策,使国家发展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保持方向明确、步伐稳健。
“中国五年规划最显著的优势在于提供了清晰、连贯的战略指引,确保了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巴西弗鲁米嫩塞联邦大学教授、国际问题专家埃万德罗·卡瓦略表示,不同于一些国家因政府更迭导致的政策摇摆,中国的五年规划使国家发展目标一以贯之、保持稳定。
曾担任日本银行北京事务所首任所长的日本帝京大学教授露口洋介长期关注中国经济发展。他观察到,在“十三五”和“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在保持稳定增长的同时,逐步向高质量发展转变。“这充分表明,通过五年规划明确经济重点领域和发展目标,中国经济得以更加高效、稳定地增长。”露口洋介说。
尼日利亚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查尔斯·奥努纳伊朱表示,五年规划作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是确保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的重要顶层设计,既能激发市场活力,又能通过政府引导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共同服务于国家发展目标。
“中国的五年规划不仅是经济发展规划,更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泰国正大管理学院中国—东盟研究中心主任汤之敏表示,五年规划的优势在于将长期战略性与中期灵活性相结合,中央统筹、地方分解、部门协同,下好“全国一盘棋”,推动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通过创新驱动、绿色转型等引领经济结构升级。
“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通过五年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中国共产党将战略目标与发展政策、具体举措有机统一起来,确保党的政治理想和奋斗目标转化为人民群众满意的美好生活现实。
“中国共产党善于总结经验,具有强大的自我革新和保持活力的能力。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五年规划能够一以贯之、有效落实的根本保证。”奥努纳伊朱表示,初期,五年规划主要侧重于经济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民生活改善、劳动就业保障等方面内容不断增加。到了“十四五”规划,民生福祉类指标占比超过了1/3,“这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中国五年规划的制定与实施过程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问计于民的治理哲学。在这一过程中,专家学者和普通民众的意见被纳入决策考量,有助于实现利益协调与区域平衡。”费尔南德斯认为,这一制度安排不仅保障了政策的科学性和包容性,还体现了政府致力于改善民生、缩小地区与社会差距,使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体人民。
“中国五年规划的成功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确保了国家发展战略的延续性,形成了方向一致、层层递进的政策体系。”萨拉斯瓦蒂表示,中国共产党在五年规划实施过程中将中央战略与地方探索有机结合,如上海、深圳等地先行先试创新举措,再推广至全国,体现出制度的灵活性与包容性。中国实施五年规划的成功经验充分展示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科学规划与制度优势相结合所释放的强大发展动能。
在卡瓦略看来,五年规划的制定过程,本身就是中国共产党发挥领导作用、集中各方智慧的生动体现,“规划制定经过党内充分讨论、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最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这个过程确保了决策的科学性与民主性。”
“为全球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确定性和稳定性”
以五年规划为鲜明特色的国家发展规划体系,是观察和理解“中国之治”的重要窗口,不仅为国家治理范式的创新贡献了中国智慧,也为发展中国家推进现代化进程提供了极具借鉴意义的中国方案。
“中国的五年规划不仅着眼于国内,更具备全球视野。比如,‘十四五’规划中关于绿色低碳发展目标的设定,不仅是中国自身的转型承诺,也是对全球气候治理的重大贡献。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当下,中国通过制定和实施中长期规划,为全球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确定性和稳定性。”卡瓦略认为,“十五五”规划将继续为低迷的世界经济注入中国动力,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就如何通过战略规划实现自主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露口洋介认为,中国的五年规划为世界各国提供了与中国加强经济联系,共享中国经济稳定、高质量发展成果的机遇。
“中国的发展经验给许多国家提供了启示:通过科学规划、务实创新与包容合作,可以在动荡与不确定的国际环境中保持发展的稳定性与前瞻性。”费尔南德斯表示,这种基于共同未来理念的治理模式,为构建多极化世界秩序提供了重要参考。
“中国的五年规划展现出战略远见和强大稳定性,对包括尼日利亚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具有深刻启示意义,为全球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确定性和可预见性。”在奥努纳伊朱看来,中国是全球和平与繁荣的关键贡献者。
“今年5月,东盟宣布了旨在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五年战略规划,越南、老挝、印度尼西亚等地区国家也不同程度借鉴了中国五年规划发展经验。这充分证明,中国的五年规划为世界提供了一种以共享发展理念化解零和思维的稳定发展方案。”汤之敏表示,期待“十五五”规划进一步引领中国继续做全球经济发展的稳定锚,为全球市场增添更多信心和力量。
(本报北京、雅加达、墨西哥城、里约热内卢、东京、约翰内斯堡、曼谷10月23日电  记者姜波、曹师韵、谢佳宁、陈一鸣、朱玥颖、郑翔、杨一)
《 人民日报 》( 2025年10月24日 02 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