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全球媒体聚焦丨美国《大西洋月刊》:中国正在建设未来

时间:2025-10-31 17:20 0 59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到访中国的外国人常会感到‘未来冲击’,震惊于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高速铁路、巨型桥梁、随处可见的电动汽车、超级应用和三折智能手机。”
《大西洋月刊》网站10月30日发布的一篇题为《中国正在建设未来》的文章聚焦中国科技的发展,并认为,美国应该正视中国的优势,并在一些领域展开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大西洋月刊》报道截图

文章作者在今年访问了深圳华强北。作者注意到,与十五年前相比,如今华强北销售国产品牌的摊位更多了,而且产品也更加有趣并富有创造性,比如 LED 背包、跳舞的迷你机器人等等。
文章称,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在华强北生产,数以千计的小工厂、设计工作室与电子产品销售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它们都掌握了快速开发、生产和销售新产品的方法。而这种自下而上的、开放包容的制造生态系统最终孕育了华为和大疆等中国大型科技公司。
文章认为,中国科技企业有一个显著共同特征:自主生产硬件。比如由于其产品能快速进行原型开发、改进并大规模出货,中国科技企业能更容易地研发新品。此外,这些企业的成功也得益于中国现有的供应商、基础设施和技术能力。中国的电力价格低廉,建设速度快,劳动力掌握多种不同技能。而即便这些公司的部分尝试没有取得成功,但过程中所培养的员工技能、所建立的供应链,都可被应用于未来的其他产业。
此外,激烈的国内市场竞争也促使中国企业寻求差异化发展,并推动了中国科技行业的多元化。比如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国追求的不仅仅是大语言模型的规模化,像“深度求索”,就在提升AI模型的技术架构效率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并显著地降低了成本;许多初创企业聚焦具身人工智能;还有企业专注于人工智能的行业化应用,比如老人护理或是警务巡逻。
竞争也推动中国企业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技术。从电动汽车公司到家电品牌,中国企业竞相将最新的人工智能模型整合到产品中。而“开源”这一概念也被中国人工智能产业所广泛接受。中国企业定期发布人工智能模型的权重和训练方法等信息——基本上是允许用户免费下载、修改和调整模型。
作者认为,不久后中国的人工智能技术可能成为世界许多地区,尤其是全球南方国家的标配,进而吸引更多开发者来到中国,提升中国技术的竞争力并塑造全球技术标准。
文章最后表示,美国与中国会继续竞争,也应当继续竞争,但在特定领域,双方通过加强合作能实现互利共赢。如果美国因傲慢或敌意而拒绝正视中国的优势,最终可能会变成一个更加封闭、保护主义盛行的国家 —— 届时,美国民众将不得不使用价格高昂的 “美国制造” 产品,承受高昂的电价,高校实力也会衰退。
编译丨朱宛玲
签审丨贾延宁
监制丨刘轶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