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首页
Portal
论坛
同城
人才网
工具
菲龙网工具
个人中心
关于我们
每日签到
本地新闻
时事评论
华人世界
斯里兰卡资讯
中国新闻
新闻视频
国际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菲龙广场
房产网
菲龙速聘
二手交易
便民电话
美食餐厅
旅游签证
物流速运
商品买卖
二手车市场
严选
话费充值
便民电话
贺词页面
瀑布流页
汇率查询
APP下载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更改用户名
关于菲龙网
About US
联系菲龙网
活动回顾
加入我们
本版
用户
菲龙网
»
论坛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老外”也说中文脱口秀(我在中国·行耕记) ...
菲龙网管理员8
有 237 人收听 TA
74840
主题
75294
回复
95690
积分
收听TA
发消息
加好友
本文来自
中国新闻
订阅
|
收藏
(
2955
)
菲龙网管理员8发布过的帖子
0/474
菲律宾正式恢复对华电子签,14天入境更便捷
0/542
“菲律宾都乱套了,还当什么东盟主席国!”
0/297
最高罚5000!开车上高速要注意了!
0/352
老杜释放无望?ICC检方促分庭维持杜特尔特羁押决定
0/132
海关局确保透明拍卖迪斯卡亚夫妇豪华汽车
0/424
宿务酒店"凉了"?入住率暴跌至疫情水平?
0/281
菲律宾首届米其林指南揭晓
0/290
达沃即将举办中国电影节!
0/78
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乘组顺利进驻“天宫” 中国航天员完成第7次“太空会师”
查看TA的全部帖子>>
“老外”也说中文脱口秀(我在中国·行耕记)
时间:2025-11-1 09:17
0
91
|
复制链接
|
互动交流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直达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星悦
哈瑞
卢克
本文照片均由受访者供图
这些年,有不少外国人走上中文脱口秀舞台,讲述着属于自己的“中文段子”。他们用幽默架起桥梁,用笑声连接彼此。
博主星悦:
在中文脱口秀中挑战自我
我叫星悦,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此前,我考入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学习影视编导,开启了自己在中国的留学生活。
私下里,朋友们觉得我爱表达、很风趣,我也一直在当博主,用短视频让广大网友开心,积攒了一定量的粉丝。一次聊天,有朋友劝我:你为何不去尝试脱口秀?就这样,2021年,我开始了自己的脱口秀开放麦初尝试。
第一次登台,我心里很没底:台下黑压压一片,几十双眼睛齐刷刷盯着我。不像录短视频,现场脱口秀没有字幕、音效、剪辑,没法重来。起初,我很紧张,但随着抖的前几个“包袱”响了,气氛很快活络了起来,人也渐渐放松了。就这样,第一场演出的效果让我有了讲脱口秀的信心和动力。
同年,一档脱口秀节目的导演找到我,邀请去参加比赛。我既兴奋又忐忑:走向更大的舞台,当然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可我也积累了一定的关注度,万一表现不佳,让大家失望了怎么办?
参赛过程中,我全力以赴,想给观众呈现出一场“完美”的演出。在导演组和编剧团的协助下,我从过往的稿子中选出来一篇,反复修改用词、调整表演方式。遗憾的是,因为心态不稳、发挥不佳,我并未在比赛中走得更远。
这次失利,让我陷入了两三年的低谷。如何在接纳鲜花与掌声的同时,也能坦然面对质疑与批评,成了我当时最大的功课和修行。
于是,我先短暂地离开脱口秀,渐渐放平了心态。2024年,我从北京搬到上海,热情重新被点燃,鼓足勇气,重新站上了开放麦的舞台。
这段经历,让我认真思考脱口秀的内核:幽默是一门纯粹的艺术,它拒绝功利心,需要一颗平常心。如果一个讲脱口秀的人都不快乐,又怎么能够给观众带去快乐呢?因此,如今我更注重多出去走走,看看周围发生了什么,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幽默不仅是天赋,也来源于对生活的敏锐洞察。
现在,我要求自己每周至少登台一次。这个频率只是刚恢复的状态,也是给自己设定的“底线”。在我看来,讲开放麦就像去健身房,要坚持,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在锻炼的过程中,才能让自己不断精进。
这几年,脱口秀这种艺术形式,在中国已从“小众”“出圈”。讲脱口秀的这段日子,我结识了很多志趣相投的好朋友。与他们的交谈中,我学到了新的看待世界和事物的方式。脱口秀的魅力就在于此——以诙谐幽默的语言表达,传递自己的思考。
在一片欢声笑语中,我和中国观众产生了连接,尤其是置身于几百平方米的线下小剧场,更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亲切交流与精神共鸣。
脱口秀这条路,我会继续走下去。不过,我不会急于求成,我会先通过开放麦锻炼好能力,不断创作打磨更好的作品,然后再按照自己的节奏,去做更远的规划。
脱口秀演员哈瑞:
用语言和表演搭建跨文化桥梁
我叫哈瑞(Harry),来自英国。我想做的,是一个被观众记住、真诚讲实话的“老外”。
我20岁就来到中国发展,虽然一直喜欢听脱口秀,但真正亲身参与是在4年前。那时,我正处于焦虑之中,一直在寻找能够释放压力的方式。偶然间,我把自己过往的经历写下来,就像看一位免费的“心理医生”。我回忆起很多自己快忘记的往事,也有机会静下来思考其中的乐趣。
和朋友们聊起这事时,他们鼓励我把文字变成表演。我想,既然有闲暇,为什么不去试试呢?于是,我开启了第一次脱口秀开放麦的表演。
开放麦是一种脱口秀俱乐部的非正式表演形式,主要用于演员练习段子、测试效果。第一次表演,还闹了个“乌龙”:上台前,我紧张得不行,主持人也漏掉了我,直到演出结束才想起来我还没上台。由于前一天已经紧张够了,第二天,我反而放松了。于是,我在台上侃侃而谈,观众笑声不断,效果出乎意料地好。
其实我是个“I人”(内向的人),平时不爱分享太多。但观众的笑声和掌声,让我知道原来有这么多人能理解我,这种感觉非常“上头”。中文脱口秀给了我一个很好的舞台展现自己,观众不会在意你来自哪里、有什么背景,大家只期待你的文本、内容和表演能够让人耳目一新或引起共鸣。就这样,我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热爱。
幽默是一个极佳的跨文化交流介质。作为在中国生活多年的“老外”,我一直想为中国观众提供一些新的视角,去看待文化差异。我常在脱口秀表演中分享自己在中国生活的所见所闻。有一次我讲了自己刚到中国学校的趣事:一群中国学生把我带到一个墙角,说现在这是“英语角”,还争先恐后地和我说着“How are you(你好吗)”,期待着我回复那句课本上的“I'm fine, thank you. And you?(我很好,谢谢,你呢?)”还有时,我也会讲一些打破各国“刻板印象”的段子。这么做,是因为我希望观众能在笑声中体会“和而不同”的美——不一定要彼此完全认同,但需要相互理解,多听听不同的声音。
讲脱口秀大约半年的时间,开始有喜剧厂牌找我进行商业演出,后来,我还登上了综艺节目的舞台。节目灯光、舞台布置、明星评委,还有摄像机一整天的跟拍……这一切都和平时线下演出完全不同,让我既兴奋又紧张。借助这次机会,我希望更多观众了解我,不因为我的“老外”身份,也无关流量,只是认可我是一名真正的脱口秀演员。
虽然没能走完综艺比赛的全程,但评委与观众的认可给了我信心,他们鼓励我去更多城市做线下演出。去年我去了大理、临沂、潍坊等地表演脱口秀。我还开始慢慢接触幕后制作,比如帮助策划一些海外脱口秀演出以及翻译工作。这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宝贵的学习机会,了解更多文化和历史以及其他脱口秀演员的技巧,帮助自己不断提升表演能力。
有人问:“你一遍遍跑去开放麦讲段子,又不赚钱,真的有意义吗?”我想,对于热爱脱口秀的人来说,这个经历是非常美好的。当你打磨好的稿子“炸场”了,那一瞬间的兴奋与成就感,是无可比拟的。目前我正在筹备自己的专场巡演,如果有机会,我还想尝试话剧、影视,让更多人听到我的声音。
小学老师卢克:
用音乐脱口秀分享中国生活
“重庆最浪漫的地方是哪里?——北碚!Babe!”
这是我说中文脱口秀的开场白,每当观众听到我这个“老外”讲出双语“谐音梗”,总会爆发出笑声。
我叫卢克(Luke),来自苏格兰,是重庆一所国际小学的老师。今年是我来中国的第十五年,也是表演音乐脱口秀的第五年。
我从小在家庭经营的小旅馆中长大,周末和假期在吧台帮忙,听着南来北往的客人谈天说地,养成了我幽默的性格。2020年,一个我初到中国就认识的朋友推荐我去讲脱口秀,我几乎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我性格外向,从不胆怯于尝试新鲜事物,站上舞台的紧张刺激让我尤其兴奋。
我表演脱口秀的频率不高,大约一个月两次,有时用中文,有时用英文。英语是我的母语,讲起来更自然,但中文脱口秀更具挑战。我常常心里打鼓:发音不够标准,表达不够地道,观众能听懂吗?
答案并不总是肯定的。用英文和中文结合做“谐音梗”,观众未必能在第一时间捕捉到笑点。表演结束后,我会根据观众的反馈情况,不断修改调整自己的语言和表演。
生活中的一点一滴,都成了我的创作素材。有时在出租车上,有时躺在床上,还有时候和朋友正聊着天,只要灵光一闪,我立刻就拿出手机开始记录,朋友们好像也都习以为常。旅行中也常有“段子”:有一次我带儿子去大理住酒店,他更像妈妈,长相偏中国,工作人员看了看我和儿子的脸,坚持要他“找妈妈来”。我哭笑不得地解释:“我就是他爸爸。”——这些跨文化生活中的小“乌龙”,恰恰成为我表演中最吸引中国观众的部分。
我的脱口秀还加入了音乐。11岁时,我拥有了第一把吉他,从此爱上写歌、唱歌,也曾组乐队、玩音乐。如今,我把音乐融入脱口秀,不仅丰富了自己的表演,也能同时从事两件热爱的事。
对于喜剧表演者来说,我认为幽默感、同情心和创造力缺一不可。或许因为在大学期间主修新闻的缘故,我很喜欢写文章,也喜欢和别人交流,从更多角度理解世界。每当台下的观众因为我笑了,或是给予夸赞,都会给我很多正向反馈,让我继续留在舞台上。
不仅如此,脱口秀帮助我放松工作和生活压力,仿佛给予我全新的“血液”。不只是在舞台,在小学课堂上,我也常常给学生们讲一些有趣的故事。家人也很支持我的脱口秀事业,尤其是我的妻子。在我尝试线下表演的时候,是她的鼓励给了我力量。孩子也在日常生活中受到我讲喜剧的影响,尽管他们并未对脱口秀表现出像我一样浓厚的兴趣,但喜剧所传递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引领着他们探索和发现自己的热爱。
重庆是一座“巴适得板”(方言,意为“舒适”)的城市。未来,我会在重庆继续坚持自己的音乐脱口秀之路。等我的中文更进一步,我还希望能走出重庆,去更多城市表演。将来回到苏格兰老家的时候,我也想试着讲给那里的中国留学生听——希望这些带着旋律的家乡话,能稍稍慰藉他们在异国他乡的孤单。(吴雪聪 李方漪)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11月01日 第 05 版)
回复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点我进行验证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关闭
站长推荐
/1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新闻/娱乐/生活资讯生活通,带你了解菲律宾多一点!
查看 »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