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高水平对外开放“大舞台”精彩纷呈(进博连线)

时间:2025-11-8 15:38 0 37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在技术装备展区,一名参观者正在体验扩展现实(XR)设备。




在哈萨克斯坦产品展区,哈萨克斯坦姑娘思月展示当地特色的苹果造型巧克力。

本报记者 林子涵摄

承载着安第斯山脉风情的陶器、柔软保暖的羊驼毛制品,从秘鲁钱凯港出发,远洋航行而来;非洲的美酒、甘甜果干,新西兰的天然果汁、醇郁蜂蜜也“坐船”而至;欧洲的精密仪器、服装、箱包、马具等多款全球或区域首发新品,搭乘飞机赶来……它们来自世界各地,汇聚在一个被称为“四叶草”的地方——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下称“本届进博会”)正在这里举办。
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八年来,进博会越办越好,已经成为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窗口、推动高水平开放的平台、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专家表示,以进博会为媒,中国的超大规模市场和高水平对外开放,正在为世界经济注入新的动力,为全球发展增添更多信心。
“中国开放的大市场极具吸引力”
众多“头回客”“回头客”用脚投票,彰显了中国高水平开放的巨大魅力
【现场连线】
步入本届进博会食品及农产品展区,马来西亚猫山王鲜榴莲、澳大利亚车厘子、尼日利亚可可豆、保加利亚葵花籽仁等各国特色产品汇聚一堂,琳琅满目。其中,一面印满品牌标识的展示墙格外引人注目。
“我们今年展位面积比以往都大,共带来36个瑞士品牌集中展出。”外籍展商穆松涛告诉本报记者,作为连续8届参展的“全勤生”,他所在的瑞士中心累计组织超过100家瑞士企业参展。本届进博会,参展的瑞士企业既有中国消费者熟悉的“老朋友”,也有10家首次亮相的“新面孔”。“进博会是开放合作的平台。我们希望借助进博会,帮助瑞士企业提升在华知名度,对接合作伙伴与分销渠道,建立持久的合作关系。”穆松涛说。
展台前,西班牙激情糕饼公司外贸经理埃内斯特·德尔·里奥正带着公司的糖果巧克力、点心等产品进行进博会“首秀”。德尔·里奥向记者介绍,他的企业是一家已成立50年的家族企业,今年是首次参展。
“进博会对中小企业非常友好,中国开放的大市场极具吸引力,这正是我前来参与的重要原因。”他说,“我期待通过进博会了解中国消费者对产品的真实反馈,在此基础上优化产品策略,为合作打好基础。”
作为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进博会持续吸引境外企业。过去七届进博会,累计吸引境外参展商2.3万家次,意向成交额超5000亿美元。众多“头回客”“回头客”用脚投票,彰显了中国高水平开放的巨大魅力。
【专家解读】
外交学院亚洲研究所副所长杨悦:本届进博会是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后举行的首个重大经济外交活动。对中国而言,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有助于促进高质量发展,是“十五五”规划建议的重要内容;对世界而言,中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全球南方乃至全球经济提供了巨大市场与确定性。
持续举办进博会,本身具有多重意义。一是以行动彰显了中国坚定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通过持续优化通关、认证等便利服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中国正将“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的承诺转化为切实行动。参与的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展的境外企业数量持续增长,体现了全球商界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二是凝聚开放合作共识。虹桥论坛发布《世界开放报告》和世界开放指数,聚焦践行四大全球倡议,充分体现了中国维护多边主义、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坚定立场,也为推进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贡献了智慧。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所特聘研究员项昊宇:持续举办进博会,传达了中国进一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清晰信号。首先,进博会是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是践行制度型开放的重要平台。进博会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开放合作四大平台的定位,高度契合世界开放发展的要求。本届进博会积极推动贸易投资便利化、保护知识产权,这表明中国持续推动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
开放的意义在于促进改革和发展。对中国来说,进博会引入全球优质供给,激发国内市场竞争,倒逼产业升级,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世界来说,进博会释放了中国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信号,以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的确定性,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了宝贵的稳定性和增长动力。
“共同开拓合作共赢新机遇”
本届进博会参展企业在去年3496家的基础上新增了600余家,有290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参展
【现场连线】
走进巴西马托格罗索州的展台,盎然绿意扑面而来。茂密的绿植景观生动还原了热带雨林的风情。
巴西马托格罗索州投资局首席执行官米拉埃尔·普雷罗向记者介绍,马托格罗索州是巴西的农牧业大州,是巴西大豆、玉米、牛肉等产品的主要产区。
“中国是我们最大的贸易伙伴,也是本州农产品的主要出口目的地。”普雷罗说,自2023年起,该州便积极参与进博会,设立展台。今年,他们继续看好这一平台,参展面积也翻了一倍。
“进博会是向全球展示的重要窗口,也为企业参与国际贸易提供了关键契机。”普雷罗表示,“我们期待借进博会深化对华联系,帮助本地企业开拓亚洲市场,并与中国企业探讨在产能与技术领域的投资合作,共同开拓合作共赢新机遇。”
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是不少参展机构与展商共同的“进博印象”。
本届进博会展览面积超过36.7万平方米,参展企业在去年3496家的基础上新增了600余家,有290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参展,展览面积和企业总数均创历史新高。
【专家解读】
杨悦:进博会通过打造“共享大市场”,为各国企业尤其是“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搭建了进入中国市场的快车道。本届进博会共有来自123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企业参展,同比增长23.1%。这不仅涉及商品交易,更是通过链接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反向拉动各国产业发展与就业,将中国机遇转化为世界机遇,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利共赢局面。
本届进博会注重包容性。来自最不发达国家的参展企业达163家;通过多项措施为非洲建交国家产品进入中国市场提供支持……这些举措将有效促进知识外溢与能力建设,助力全球南方国家产业升级,共享科技进步的成果。
项昊宇:作为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进博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它通过“中国搭台、全球唱戏”的模式,确保发展机遇的普惠与共享。
首先,进博会拓宽了市场准入。本届进博会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的参与度大幅提升,特别是通过扩容非洲产品专区、落实零关税政策等务实举措,将中国的“大市场”转变为这些国家的“大机遇”,帮助其更深融入全球价值链,增强自主发展能力。其次,进博会通过虹桥论坛等机制,促进发展经验与技术共享,有助于全球南方国家知识普惠和能力建设,以合作应对共同挑战。
“对接中国市场的新消费需求”
本届进博会展示461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正在推动中国大市场成为全球创新的试验场、利润场、应用场
【现场连线】
无人驾驶电动车、“银发族”陪伴机器人、智能助听眼镜……本届进博会上,一系列高科技产品亮相,成为前沿技术的全球“首秀舞台”。
走进消费品展区的松下展台,搭载AI的智能家电陈列在醒目位置。松下控股株式会社全球副总裁、集团中国东北亚总代表本间哲朗表示:“公司正将生成式AI技术应用于家电、智能住宅产品,对接中国市场的新消费需求。”
“中国不仅是制造与消费大国,更是创新大国与工程师大国。”本间哲朗说,为把握新兴市场机遇,公司已加大在华电子材料工厂的投资力度。他表示,目前松下家电产品已实现100%在华完成外观设计与软硬件研发。这一本土化研发模式正逐步扩展至车载产品、工厂自动化设备及锂电池等领域。“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有更多产品在中国进行本土化研发。期待在这片创新沃土上培育出下一代智能家电。”
自2018年以来,前7届进博会已累计展示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3000余项,意向成交额超5000亿美元。本届进博会展示461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并不断拓展现代产业新赛道,助力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绿色低碳等领域全球领军企业也带来了最新成果。
【专家解读】
项昊宇:进博会是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引力场”和“加速器”。其促进作用首先体现在汇聚全球创新要素。本届进博会展出的创新成果,极大地丰富了新质生产力的技术供给,加速了科技成果的转化落地。其次,进博会倒逼并激励国内产业升级。面对全球企业的最新成果,中国企业能近距离对标,激发“鲇鱼效应”,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步伐。当前,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在于“引进来”与“走出去”高效结合。要利用进博会平台,加强国际产业链与供应链合作。推动国内已形成优势的新兴产业,比如新能源、数字经济等更好地融入全球市场,在更高水平的开放合作中,锻造新质生产力的核心竞争力。
杨悦:作为全球创新成果的共享平台,进博会正推动中国大市场成为全球创新的试验场、利润场、应用场。这一过程本质上是通过开放合作,高效地聚合全球创新要素,实现以开放促创新、以合作促升级的良性循环,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了一个全球化的创新生态与产业协同网络。(本报记者 林子涵 彭训文)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11月08日 第 06 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