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首页
Portal
论坛
同城
人才网
工具
菲龙网工具
个人中心
关于我们
每日签到
本地新闻
时事评论
华人世界
斯里兰卡资讯
中国新闻
新闻视频
国际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菲龙广场
房产网
菲龙速聘
二手交易
便民电话
美食餐厅
旅游签证
物流速运
商品买卖
二手车市场
严选
话费充值
便民电话
贺词页面
瀑布流页
汇率查询
APP下载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更改用户名
关于菲龙网
About US
联系菲龙网
活动回顾
加入我们
本版
用户
菲龙网
»
论坛
›
新闻频道
›
科技新闻
›
华东理工大学团队如何让3D模型修改变得像修图一样简单 ...
菲龙网编辑部7
有 744 人收听 TA
156789
主题
156806
回复
183316
积分
收听TA
发消息
加好友
本文来自
科技新闻
订阅
|
收藏
(
2953
)
菲龙网编辑部7发布过的帖子
0/45
东西问丨尹艳林:中国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何以惠及全球?
0/48
我们的飞机再也不用飞两遍了!人民空军,生日快乐!
0/44
(粤港澳全运会)同心同向,粤港澳19城共赴全运盛会
0/36
(粤港澳全运会)海外嘉宾点赞十五运开幕式文化与匠心
0/48
(粤港澳全运会)中新时评:全运跃“伶仃”,同心赴未来
0/43
共护地球家园——从巴西亚马孙到中国绿色实践看全球气候行动丨新漫评
0/50
COP30观察:中国绿色方案加速重构全球低碳未来
0/44
外媒聚焦COP30:造福全球南方,中国绿色技术引领全球能源转型
0/45
COP30中国角举行“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实践”主题边会
查看TA的全部帖子>>
华东理工大学团队如何让3D模型修改变得像修图一样简单
时间:2025-11-12 11:14
0
46
|
复制链接
|
互动交流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直达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如果你曾经在电脑上用Photoshop修改过照片——去掉背景里不想要的路人,给自己P上一顶帽子,或者改变衣服的颜色——你一定感受过2D图像编辑的神奇。但当涉及到3D模型时,情况就完全不同了。想要给一个3D角色添加一顶帽子,或者移除某个部件,往往需要专业的3D建模软件和复杂的操作步骤,就像用手术刀雕刻艺术品一样精细而困难。
这项由华东理工大学夏瑞豪、唐洋以及新加坡管理大学周攀领导的研究发表于2025年10月,研究团队首次提出了一套完整的3D编辑解决方案,包括目前最大的3D编辑数据集3DEditVerse和一个名为3DEditFormer的智能编辑系统。这项研究就像是为3D世界打造了一个"魔术编辑器",让原本复杂的3D模型修改变得几乎和修图一样简单直观。
3D编辑一直是数字创作领域的一大难题。与2D图像不同,3D模型需要在多个角度保持一致性——当你从正面给一个角色加上帽子时,从侧面和背面看也必须合理。传统方法要么速度极慢,要么容易产生扭曲,要么需要手工制作精确的3D遮罩,这个过程既耗时又容易出错。
研究团队的突破在于两个方面:首先,他们创建了一个包含116,309对训练数据和1,500对测试数据的庞大数据库,这就像为AI提供了一本内容丰富的"3D编辑教科书"。其次,他们开发了3DEditFormer系统,这个系统能够准确理解哪些部分需要修改,哪些部分需要保持不变,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修复师,既能精准修复损坏的部分,又能完美保留原有的精华。
一、构建史上最大的3D编辑数据集:为AI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
要训练一个聪明的3D编辑系统,就像培养一个优秀的修复匠人——需要让它见过足够多的案例。研究团队面临的第一个挑战是现有的3D编辑数据极其稀少。以往的数据集要么规模太小,要么质量不高,就像用几本薄薄的画册去培养一个艺术大师一样不够充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团队设计了两条互补的数据生成路线,就像开辟了两条不同的"素材采集通道"。第一条通道专注于姿态变化编辑,第二条通道则专注于外观修改编辑。
第一条通道采用了一种巧妙的方法:利用现有的3D角色动画数据。研究团队意识到,同一个角色的不同姿态本质上就构成了天然的"编辑前后"对比。他们收集了108个不同的3D角色,每个角色配以500种不同的姿态,这样就产生了54,000个高质量的编辑样本。这个过程就像是拍摄一个人做各种动作的连续照片,每两张照片之间都代表着一种姿态"编辑"的可能性。
为了确保数据的多样性,研究团队还进行了智能筛选。他们使用DINOv2这个视觉分析工具来检测相似的姿态,并剔除重复或过于相似的样本,确保最终的数据集涵盖了最丰富的姿态变化。这就像是在整理照片时,去掉那些角度和动作几乎一样的重复照片,只保留最有代表性的。
第二条通道更加复杂精巧,涉及多个AI模型的协作。整个流程就像是一条精密的生产流水线:首先,DeepSeek-R1模型负责根据词汇生成丰富的描述性文本;然后Flux.1-Dev模型将这些文本转换为高质量的源图像;接着Qwen-VL模型分析图像并生成编辑指令;最后Flux.1-Kontext模型执行具体的编辑操作。
这个过程的精妙之处在于如何确保3D一致性。当系统完成2D图像编辑后,需要将其转换为3D模型。但如果简单地分别处理源图像和目标图像,往往会产生几何扭曲和身份不匹配的问题。研究团队设计了一套"一致性保持"机制:首先使用Qwen-VL作为开放式检测器,自动定位编辑区域;然后通过多视角投影生成3D遮罩;最后采用重绘策略,只在遮罩区域内进行修改,确保其他部分保持完全不变。
这种方法就像是在修复古董时,先精确标记需要修复的区域,然后只在这些区域内工作,确保其他完好的部分不受任何影响。为了保证质量,系统还会进行一致性过滤:将编辑后的3D模型渲染成多个视角的图像,与预期结果进行比较,只有达到一定相似度标准的样本才会被保留。
最终,3DEditVerse数据集包含了约118,000对3D编辑样本,其中54,000个来自姿态驱动的几何编辑,64,123个来自外观驱动的编辑。与现有数据集相比,3DEditVerse不仅规模庞大,而且在编辑局部化、多视角一致性和语义和谐性方面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二、3DEditFormer:一个懂得保护原有结构的智能编辑器
拥有了丰富的训练数据后,研究团队面临的下一个挑战是如何设计一个既能精确编辑又能保持结构完整性的AI系统。现有的图像到3D生成模型虽然能够创造出合理的3D资产,但在编辑场景中却表现不佳——它们往往无法准确判断哪些区域应该保持不变,导致整个模型发生不必要的变形。
3DEditFormer的设计理念就像是培养一个既有创造力又有约束力的艺术家。这个系统基于Trellis图像到3D框架构建,但添加了三个关键创新:双重引导注意力块、多阶段特征提取和时间自适应门控机制。
双重引导注意力块是系统的核心创新,它就像给AI安装了两个不同类型的"观察镜头"。第一个镜头专注于精细的结构细节,确保编辑后的模型在细节上与原始模型保持连贯;第二个镜头关注语义转换,理解编辑的意图并指导相应的变化。这种双重视角让系统能够在执行编辑时既保持结构完整性,又实现预期的修改效果。
多阶段特征提取机制更加精巧。系统会在不同的去噪时间步骤提取不同类型的特征信息。在接近完成的后期阶段(t≈0),系统提取精细的结构特征,这些特征包含了保持未编辑区域完整性所需的详细信息。在早期阶段(t≈1),系统提取语义转换特征,这些特征捕获了编辑意图和结构演变方向。
这种分阶段提取就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修复师的工作流程:在项目开始时,他会整体规划修复方向和大致效果;随着工作的推进,他会越来越关注细节的精确性和与原有部分的无缝衔接。
时间自适应门控机制则负责动态平衡这两种特征的影响力。系统使用一个多层感知机根据当前的时间步骤生成动态权重。在早期时间步骤,系统更多地依赖语义转换特征来捕获编辑意图;在后期时间步骤,系统则更多地依赖精细结构特征来确保结构保真度。这种动态平衡确保了编辑过程既能实现预期的语义变化,又能保持高度的结构一致性。
3DEditFormer的训练采用条件流匹配目标,这是一种先进的生成模型训练方法。系统包含两个独立但协调的变换器:第一个负责生成粗略的体素化形状以捕获全局结构,第二个负责细化纹理和外观特征。整个系统只需微调252百万个参数,相对于需要从零训练的方法而言更加高效。
三、突破性实验结果:超越现有方法的全面表现
为了验证3DEditFormer的有效性,研究团队进行了全面的实验评估,就像是对新产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他们选择了多个当前最先进的3D编辑方法作为对比基准,包括EditP23、Instant3dit和VoxHammer等。
实验结果显示了3DEditFormer的显著优势。在3D几何指标方面,3DEditFormer在Chamfer距离(衡量几何精度)上达到了7.04,远优于最强竞争对手VoxHammer的9.84。在法线一致性(衡量表面质量)上,3DEditFormer达到了0.904,同样超越了VoxHammer的0.885。在精确度指标F1上,3DEditFormer取得了86.05的高分,相比VoxHammer的77.22提升了超过11%。
更重要的是,3DEditFormer实现了这些优异表现的同时,不需要任何手工制作的3D遮罩。这与VoxHammer形成了鲜明对比——后者严重依赖精确的3D遮罩,当遮罩不够准确时,性能会急剧下降。实验显示,当3D遮罩的精度稍有偏差(增加9%、18%或27%的半径)时,VoxHammer的表现就会显著恶化,而3DEditFormer完全不受这种问题影响。
在视觉质量方面,定性比较结果更加令人印象深刻。EditP23往往无法保持几何和纹理的保真度,经常产生过度平滑或不完整的结果。例如,在给船只添加辅助结构时,EditP23会让船只失去结构细节,士兵的制服变得模糊不清。Instant3dit虽然能生成编辑变体,但经常引入严重的伪影,如船只的几何破损和士兵身上的纹理崩塌。
VoxHammer在几何保真度方面表现较强,但对遮罩精度极其敏感。当3D遮罩不够精确时,其编辑一致性会迅速恶化。相比之下,3DEditFormer不需要任何3D遮罩,仅靠目标图像指导就能实现精确的局部化编辑,同时保持结构和一致性。例如,在给船只添加副船的任务中,3DEditFormer成功添加了副船而不扭曲原始船只,在移除士兵步枪的任务中,它完美保持了制服的完整性。
消融实验进一步证实了系统各组件的重要性。基准模型仅使用普通的交叉注意力,性能相对较弱。加入精细结构特征后,Chamfer距离从16.230改善到14.586,法线一致性从0.814提升到0.825。进一步添加语义转换特征后,性能继续提升。最终加入时间自适应门控机制后,系统达到了最佳性能:Chamfer距离降至13.843,法线一致性升至0.830。
这些结果表明,3DEditFormer的每个组件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精细结构特征帮助保持未编辑区域的几何细节,语义转换特征提供互补的指导以适应目标编辑,时间自适应门控则通过动态平衡两种特征的贡献来优化整体性能。
四、技术创新的深度解析:如何实现精确且一致的3D编辑
3DEditFormer的技术架构体现了对3D编辑本质问题的深刻理解。传统的3D编辑方法往往将问题简化为重新生成,但这种方法忽略了编辑任务的根本特征:需要在局部变化和全局一致性之间找到完美平衡。
系统的双重引导注意力机制实现了这种平衡。具体来说,对于输入特征x,系统首先计算自注意力输出h1 = SelfAttn(Norm(x)),这保持了原有的生成能力。然后,系统引入两个额外的交叉注意力分支:h2 = CrossAttn1(Norm(x), f3D^(1,i))和h3 = CrossAttn2(Norm(x), f3D^(2,i)),分别处理精细结构特征和语义转换特征。最终输出h = h1 + g1 ⊙ h2 + g2 ⊙ h3,其中g1和g2是时间自适应的门控系数。
这种设计的巧妙之处在于它保留了原有模型的生成能力,同时注入了来自源3D资产的结构先验。精细结构特征f3D^(1)在接近完成的时间步骤(t≈0)提取,此时去噪网络专注于结构细化,因此这些特征包含了保持未编辑区域所需的详细结构信息。语义转换特征f3D^(2)在早期时间步骤(t≈1)提取,同时以源3D资产和目标图像为条件,因此能够捕获结构应如何演化以反映编辑意图。
时间自适应门控机制通过多层感知机根据时间步骤嵌入生成动态权重:(g1, g2) = MLPedit(tembedding)。在早期时间步骤,模型强调f3D^(2)以捕获语义转换,在后期时间步骤,模型优先考虑f3D^(1)以确保结构保真度。这种动态权衡确保了编辑过程既实现语义变化又保持结构完整性。
数据集构建过程中的一致性保持机制同样体现了深度的技术思考。在3D提升阶段,系统使用多视角投影方法生成3D遮罩。给定相机内参Ki和外参[Ri|ti],系统将体素v=(x,y,z,1)^T投影到第i个视图:pi = Ki[Ri|ti]v,pi = (pi,x/pi,z, pi,y/pi,z)。通过检查pi是否在2D遮罩Mi,2D内,系统在所有视图中累积证据:c(v) = Σi=1^N 1[pi ∈ Mi,2D]。最终3D遮罩定义为M3D = {v | c(v) ≥ τ},只保留至少得到τ比例视图支持的体素。
这种方法确保了3D遮罩在几何上一致且对分割噪声具有鲁棒性。在局部化3D编辑阶段,系统使用重绘策略:zt = M3D ⊙ zt^tgt + (1 - M3D) ⊙ zt^src,其中编辑区域内的体素根据演化的目标潜在表示zt^tgt更新,而外部体素保持锚定到源潜在表示zt^src。
五、实际应用价值与未来发展前景
3DEditFormer的出现标志着3D编辑技术从专业工具向普及化应用的重要转变。传统的3D编辑需要专业知识和复杂的软件操作,就像早期的图像编辑需要暗房技术和专业设备。3DEditFormer的简化流程使得普通用户也能轻松进行3D模型编辑,这将为多个行业带来革命性变化。
在游戏开发领域,3DEditFormer可以显著降低角色和道具的修改成本。传统方法中,为游戏角色添加新装备或改变外观往往需要3D艺术家花费数小时甚至数天的时间重新建模和调整。使用3DEditFormer,开发者可以通过简单的文本描述快速生成各种装备变体,大大加速游戏内容的迭代和更新。
在电影和动画制作中,这项技术同样具有巨大潜力。电影后期制作经常需要对3D角色或场景进行细微调整,传统方法不仅耗时而且容易引入不一致性。3DEditFormer能够保证多视角的一致性,使得角色在不同镜头中的修改保持协调,这对于维持电影的视觉连贯性至关重要。
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应用也将从这项技术中受益。在AR应用中,用户经常需要对虚拟对象进行个性化定制,比如改变虚拟家具的颜色或添加装饰。3DEditFormer的实时编辑能力使得用户可以在AR环境中直接进行这些修改,而不需要退出应用或使用复杂的编辑工具。
在工业设计和产品开发领域,3DEditFormer可以加速原型迭代过程。设计师可以快速生成产品的多个变体,测试不同的设计元素如何影响整体外观。这种快速迭代能力对于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和降低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领域也将受益于这项技术。3D建模和编辑一直是数字艺术和工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高昂的学习成本和复杂的操作流程往往阻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DEditFormer的直观操作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3D编辑的基本概念,从而促进相关教育的普及。
当然,这项技术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限制。研究团队坦诚地指出,3DEditFormer依赖于潜在空间编辑,虽然效率很高,但在处理高分辨率3D资产时可能会出现精度损失。精细的几何细节可能在潜在变换过程中被降解。未来的研究可能需要探索无损编辑方法,直接在原始3D域中操作以更好地保持精细网格保真度。
另一个挑战是处理复杂编辑请求的能力。目前的系统主要针对相对简单的局部编辑进行了优化,对于需要大幅改变对象结构或涉及多个组件协调变化的复杂编辑,效果可能不够理想。这需要在未来的研究中进一步改进算法和扩展训练数据。
数据集的多样性也是一个需要持续关注的问题。虽然3DEditVerse已经是目前最大的3D编辑数据集,但相比于2D图像编辑的海量数据,3D编辑数据仍然相对稀缺。未来可能需要开发更多自动化的数据生成方法,或者利用用户生成的内容来进一步扩展数据集规模。
尽管存在这些挑战,3DEditFormer代表了3D编辑技术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首次展示了在不需要手工3D遮罩的情况下实现高质量、一致性3D编辑的可能性,为这一领域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计算能力的提升和算法的进一步优化,我们有理由期待3D编辑技术将变得更加智能、高效和易用。
说到底,这项研究的真正价值不仅在于其技术创新,更在于它为数字创作的民主化开辟了新的道路。当3D编辑变得像编辑照片一样简单时,更多的创作者将能够参与到3D内容的制作中来,这将极大地丰富我们的数字世界,并为各行各业带来新的创新机遇。未来,当我们在虚拟空间中工作、学习和娱乐时,或许每个人都将成为自己虚拟世界的设计师。
Q&A
Q1:3DEditFormer和3DEditVerse是什么?它们解决了什么问题?
A:3DEditFormer是华东理工大学团队开发的3D模型智能编辑系统,3DEditVerse是他们构建的大规模3D编辑数据集。它们解决了3D模型编辑困难、需要专业技能和复杂操作的问题,让3D编辑变得像修图一样简单直观。
Q2:3DEditFormer相比传统3D编辑方法有什么优势?
A:3DEditFormer最大的优势是不需要手工制作3D遮罩就能实现精确编辑,而且能保证多视角一致性。传统方法要么速度慢、要么容易产生扭曲、要么需要复杂的手工操作,3DEditFormer在性能上全面超越了现有方法。
Q3:3DEditFormer技术能在哪些领域应用?
A:这项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游戏开发、电影动画制作、增强现实、虚拟现实、工业设计、产品开发和教育等领域。它能大大降低3D内容创作的门槛,让普通用户也能轻松进行3D模型编辑和定制。
回复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点我进行验证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菲律宾新闻
汇率l历史
中国新闻
娱乐新闻
关闭
站长推荐
/1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新闻/娱乐/生活资讯生活通,带你了解菲律宾多一点!
查看 »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