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首页
Portal
论坛
同城
人才网
工具
菲龙网工具
个人中心
关于我们
每日签到
本地新闻
时事评论
华人世界
斯里兰卡资讯
中国新闻
新闻视频
国际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菲龙广场
房产网
菲龙速聘
二手交易
便民电话
美食餐厅
旅游签证
物流速运
商品买卖
二手车市场
严选
话费充值
便民电话
贺词页面
瀑布流页
汇率查询
APP下载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更改用户名
关于菲龙网
About US
联系菲龙网
活动回顾
加入我们
本版
用户
菲龙网
»
论坛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几点钟的北京,他们都见过(我在中外交流第一线) ...
菲龙网管理员8
有 237 人收听 TA
75307
主题
75761
回复
96215
积分
收听TA
发消息
加好友
本文来自
中国新闻
订阅
|
收藏
(
2955
)
菲龙网管理员8发布过的帖子
0/21
“神话之鸟”见证两岸携手护飞路
0/20
美债“雪球”为何越滚越大?(环球热点)
0/20
“我们已经明确了未来发展的路线图和时间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大家读)
0/19
实现全年预期目标具备有利条件(锐财经)
0/21
“希望我们的付出能为赛事添彩”
0/21
活力大湾区 满满科技范(全运大视野)
0/106
携手推动全球治理公正化
0/77
欧洲和拉美多国人士积极评价中国未来五年发展新蓝图
0/131
改土选种四年攻关 南疆这片盐碱地“海水稻”丰收了
查看TA的全部帖子>>
几点钟的北京,他们都见过(我在中外交流第一线)
时间:2025-11-15 18:43
0
22
|
复制链接
|
互动交流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直达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民警在维持候检队伍秩序。
外籍旅客在向民警咨询。
民警在验证台内执勤。
北京边检总站供图
夜晚11点半,北京。寒夜静谧,多数人已进入梦乡。此刻,一辆警车从首都国际机场附近悄然出发。
半个小时后,车上的移民管理警察们,将在首都国际机场二号航站楼边检执勤现场开启夜班值守。在验证台内,他们经历高强度的问询、审核、录入,验讫章抬了又落。一个班次内,一人最多会验放出入境旅客400余人次。
6个小时下班后,天已熹微,东方既白。“因为工作性质,几点钟的北京我们都见过。”这是许多边检民警的工作常态。他们既是执法者,是一个个“国门卫士”,亦是服务者,是首都对外开放的一道窗口。
边检工作到底是什么样的?验证台外,他们又是怎样的人?记者来到北京边检总站执勤四大队,一探究竟。
通关有速度
——落地到入境的无缝衔接
一年有多少人从北京口岸出入境?
答案是千万级规模。2024年,北京口岸出入境人员量突破1800万人次,全年入出境外国人484万人次。其中每一名旅客的信息,都要经过边检民警的审验。
“每一处通关细节,都是展示首都形象的窗口,因此我们必须尽全力提升服务水平和通关效能。”北京边检总站执勤四大队执勤一队副队长闫盛桦说。
参加工作17年,闫盛桦一直在一线。他打了个形象的比方:“如果说出境的人流是‘绵绵细雨’,那入境就是‘暴风雨’,具有短时集中性,多个航班扎堆一到,验放的压力立马就上来了。”
“暴风雨”是否影响通关体验?记者在机场模拟体验了一把全流程:入境卡可提前填写、地面指引标识清晰、多语种服务组沟通交流……从落地到入境,整个过程平稳丝滑。
下午3时左右,恰逢一趟越南航班抵达,一个28人的旅行团在大厅排队办理入境手续。记者实测计时,平均每人通关用时1—2分钟。
“现在旅游团入境流程优化了不少,我们这样一个大团,基本半小时到40分钟就能搞定,很方便!”越南导游武胜告诉记者。
如何提高服务效能?这背后,是一系列真招、实招——
一方面,硬件升级:迭代更新快捷通道68条,增设40组填卡台和爱心座椅,新增旅客候检区域面积750平方米;
另一方面,机制创新:设置临时入境许可专区,实现在同一条通道既签发临时入境许可,又办理边检入境手续;
“黑科技”也少不了:研发航班流量预测程序,根据客流动态调整中、外旅客通道数量,提高通关效率……
“过去执勤,往往是凭经验、看现场,现在加上科技手段,相当于有了一个‘智慧大脑’。”闫盛桦介绍,当智能预测到客流量峰值时,业务量较大的首都国际机场三号航站楼,还会在入境执勤现场启动“双排并检”模式,大幅提高通关效率。
服务有温度
——执法过程有人文关怀
边检管理,不仅有速度,还要有温度。
随着中国“免签朋友圈”不断扩大,入境旅客越来越多。如果语言不通,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旅客往往半靠比画、半靠猜,多有不便。如何才能让更多外籍人士感到舒适、温暖?
“你好,有什么可以帮忙的吗?”在二号航站楼入境大厅,“春语”多语种服务组成员、民警艾喜玲正用俄语与一名外籍游客交流。几分钟后,便协助他完成入境卡填写。
“我们成立‘春语’多语种服务组,就是希望像‘春雨’一样,为有需要的旅客送来一场‘及时雨’。”执勤四大队执勤三队副队长刘军欢介绍,去年3月,该小组正式成立,成员们发挥各自的外语专业优势,提供英语、俄语、法语、德语等多种语言服务。
这可派上了大用场。去年9月,在入境大厅里,一名年轻的韩国导游弄丢了团体签证,急得满脸通红,把背包翻得乱七八糟。见状,韩语专业的民警原琳赶紧上前沟通。在她的联系下,韩国航空公司一同配合,果然在仁川机场找到了团体签证。
签证没丢,大家松了一口气。最终,经多方沟通,另一班从韩国飞往北京的航班将签证带至北京,旅行团中的全部游客得以顺利入境。
“这个过程只用了2个多小时,通关后,韩国导游向我们竖起了大拇指,我由衷地感到高兴!”原琳说。
验证台是一线执法关口,但也见证了许多温情时刻。
在岗位坚守38年,民警文国银经手了近百万本护照。“我们的态度、语言,甚至一个眼神,都可能影响别人对中国的印象,我们不仅是执法者,也是服务者,要有人文关怀。”他感慨道。
文国银始终记得验证台前的一幕。几年前,一个德国旅行团入境,候检过程中,一位先生满脸期待地问:“长城离机场远吗?我一直盼着去那儿看看。”
“坐巴士大概一个多小时,沿途风景也很不错,您肯定会喜欢。”文国银立刻叫来会德语的同事一起回复,同时,两人还贴心叮嘱,长城台阶多,要穿舒适的鞋子。
“中国真热情,谢谢你们!”通关时,德国旅客一边向两位民警热情道谢,一边兴奋地和同伴讨论长城之行。“看着他脸上洋溢着对中国之旅的期待,我们心里也特别温暖,这种‘被需要’的价值,比任何荣誉都珍贵。”文国银说。
专业有深度
——把看家技能刻进DNA
当一名边检民警,到底是什么体验?
“坐在验证台,喝不了水,不能碰手机,在一个相对嘈杂的环境中,不停问询、核验,大脑飞速运转,一个标点、一个数字、一个字母都不能错,人多的时候,盖验讫章的虎口都震麻了。”执勤四大队民警闫筱向记者坦言。
今年是闫筱调至北京工作的第3年。原先,她在天津国际邮轮母港执勤,出入境旅客以中国人为主。从天津到北京,从海港到空港,外国人数量多了、证件种类多了、语言要求高了,大夜班也随之变多了。
“累是累,但特别锻炼人,业务水平提高得很快!”去年9月,国家移民管理局组织开展中级检查员专业能力等级评定考试,闫筱顺利通过。“我的业务能力不断提升,执勤更有底气了。”她开心地说。
年轻人“冲锋在前”,“老把式”也不遑多让。工作38年,文国银练出了一身“看家本领”:人像比对、证件鉴别、应急处突、风险研判……样样不落。
“我没事就拿新旧、真假的护照样本在手里摩挲,感受纸张的质感。”文国银一边说,一边津津有味地向记者介绍起来:真护照有韧性、有纹理;假护照软塌塌,或者滑滑的。一天摸几百遍,他的手指早已磨出茧子,形成肌肉记忆。
文国银还有“收集癖”:一看到新式护照样本,就想办法拿来仔细研究。国徽、字体、水印、安全线等防伪点,全记在本子上。哪个国家的国徽是鹰,哪个是狮子,哪个是十字架,资料页用了什么特殊油墨,“我就像背课文一样,在脑子里过上一遍又一遍。”文国银说。
时间久了,受职业影响,生活中的他也十分重视秩序和流程:买东西前必列清单,做家务先想好步骤,收纳整理要分类……“我这一辈子,就干了边检这一件事,于我而言,它早就不只是一份工作,而是一种融入骨髓的生活方式。”文国银说。
今年“十一”假期,闫筱又是在验证台上度过的。“我们已经习惯了,越到假期,边检口岸越忙碌。”以前在海港工作,每到中秋节,她就在岗位上拍一张海上月圆的照片,分享到家人群内;若是轮到除夕当天值班,她就打个视频电话给父母拜年。
“时间长了,家里人也就理解了我们的工作性质,执勤时一般不来打扰,除非是急事才会打电话。”闫筱说,“家人守护我们的小家,我们在岗位上更安心地守护大家。”
截至今年10月底,北京口岸入出境外国人超过520万人次,同比增长约34.2%,已超去年全年入出境外国人总量。加快开放的步伐,让每一个边检人与时代同频共振。
“从优化查验流程到提升服务效能,从护航重大活动到助力日常往来,我们希望在细节处体现人文关怀,为首都高水平对外开放注入边检‘温度’。”北京边检总站执勤四大队大队长张晓晖说。(本报记者 吴雪聪)
(李方漪、赵汧参与采写)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11月15日 第 05 版)
回复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点我进行验证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关闭
站长推荐
/1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新闻/娱乐/生活资讯生活通,带你了解菲律宾多一点!
查看 »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